9月28日,为迎接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水利学会“水科学大讲堂”2025年第5场直播活动(总第7讲)在北京举行。中国水科院副院长、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建华应邀进行科普直播讲座,直播间实时点击量突破100万,线上观众积极提问并互动转发,活动引发强烈反响。本次科普讲解不仅为听众开拓了江河治理领域的认知视野,更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了路径参考和实践借鉴。
王建华的专题讲座聚焦江河保护治理实践核心,不仅阐述了江河的形成演变规律与六大核心属性功能,更深入梳理国家江河战略的演进背景与发展脉络;同时详细介绍了以幸福河为导向、分区分类型江河保护治理的路径,包括目标、布局、策略和举措;最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江河保护治理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系统、定量的解析,展望了未来治理蓝图与发展愿景。互动环节中,王建华就听众提出的幸福河在江河安澜保障、水质提升、水生态修复方面的成功案例经验、京杭大运河在文化传承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我国江河生态修复领域的重点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下一步实验室将积极组织领域内权威专家,围绕国家水网工程建设、江河保护治理、水生态修复等热点议题开展深入研究,持续发挥科研引领与科普示范作用,以高水平水利科技和科普工作支撑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服务水利科技创新。
